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汉武帝禅让,求我登基 > 第一百五十三章:刘据:我就想当个好人啊

第一百五十三章:刘据:我就想当个好人啊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   而最让刘据感受到打击的,还是蓝田百姓竟然争抢着要交钱的行为。

    放在以往,放在任何一个地方,但凡有官府说因为某件事情要均摊交钱,下面的百姓哪个不是骂声一片?

    现在倒是好,有了周围各县的对比,刘破奴还没说要收钱呢,百姓自己反倒是先不好意思了,一个个的竟然主动追着要送钱上门。

    合着到头来刘破奴来这里熘达了一年的时间,事儿干了,钱赚了,人脉收了,逼也装了,就连民间的威望也都一并打包带走了?

    那我还来这里干啥来了?

    “这边是租借的,每五日只需要一钱的租金即可……”刘据有些不太甘心的继续劝说着。

    之前刘破奴说的的确有道理,一次最多只能租五日的确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在春耕期间用到新犁。

    但问题是五日又能开垦多少亩地?

    如果把这个账也给算进去的话,那么租用新犁一年的亏损就要远远的超过自己购买新犁的代价了。

    刘据虽然有点一根筋,但也绝对不是死脑筋,起码自打跟刘破奴接触了以后,刘据的脑筋不像以前那么死了。

    按照刘据的计划,是优先把租借的名额放出去,等差不多了,在引诱有能力的百姓去购买新犁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不就解决了新犁数量不足的情况了嘛?

    同时也解决了因为不能一直使用新犁而少开垦耕地的损失问题。

    春耕用于翻地的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,确切的说,也就那样十天左右的功夫,这还是天公作美的情况下,一旦错过了,庄稼的涨势就会受到影响。

    但现在生产力低下,翻地的效率也很低,所以百姓不得不提前翻地,然后进行平整,等到了那几天就全力播种,只有这样才能尽量的多开垦几亩地,多一些收成。

    就算按照一个月来计算,一年的租借费用不过也就六钱而已,买一架新犁足够他们租借七年了都。

    刘据还就不信了,蓝田的百姓就都能承担的起这笔费用?这送上门的便宜都没人要?

    “殿下,蜀王恨不得将心肺都掏出来给我们这些贱民,现在蜀王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,我们又怎能忘恩负义呢?再说也就是今年的日子紧巴着点过就行了,又不是过不下去了,就算是过不下去,我们也要想办法支持一下蜀王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对,不能忘恩负义……”

    “就是,咱们关中汉子那可都是有情有义的汉子,岂能干那生儿子没屁眼的事情?”

    刘据:……

    我作为太子,作为刘破奴的兄长,放下尊严和自尊,厚着脸皮去找刘破奴用不要脸的方式借了五千架新犁过来。

    不就是为了能让你们减少点负担嘛?

    你们特么的是有情有义了,你们不能忘恩负义了。

    那我咋办?

    新犁租不出去,那我去找刘破奴要来的新犁咋办?

    再厚着脸皮过去找他,尴尬的嘿嘿一笑说我租不出去,你把新犁拿去卖了吧?

    我特么不是刘破奴那小子啊,我特么还是要脸的啊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,刘据忽然觉得活在这个世界真的好难。

    做一个混蛋难,做一个好人更难。

    明明就是想脚踏实地的为百姓办点好事儿,办点实事儿,你说这咋就那么难呢?

    难道圣人书上说的都是错的?

    那也不该啊,那些书都是流传了数百年流传下来的,都是久经考验的,若是没用的东西,恐怕早就消失了。

    难道是我还没有真正的领悟到圣人书上的精髓之处?

    对,一定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圣人书是无数先辈用毕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道理,每一句都蕴含着大道至简的含义,绝对不可能出错的。

    所以,圣人书没问题,有问题的是我才对!

    忽然之间,刘据好像是看到了一条曙光大道,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。

    太子之位丢了倒也不算可惜,只要能够学到真正的精髓,到时候把封国给搞好了,照样可以影响到刘破奴,到时候刘据照样有信心能够说服刘破奴。

    成败不在于一时,君子就应该坦荡荡,就应该用事实来说话,那些阴谋诡计,明面上的繁荣,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繁荣,总有一天会被戳破的。

    就好比是……

    就好比现如今的大汉,打败了匈奴,虽然看似不可一世,但内部却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了一样……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